在萍鄉經開區,一場涉及金額300萬元的商業合同糾紛,曾讓兩家企業陷入僵局,關系劍拔弩張。萍鄉市創新發展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介入后,調解員聯合法律專家,多次組織雙方溝通協商,從法律條款到商業合作前景,一一剖析,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,避免了漫長的訴訟過程和高額的經濟損失。這一成功調解案例,正是萍鄉經開區創新商事糾紛調解機制的生動實踐。
近年來,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萍鄉經開區商事活動日益頻繁,商事糾紛也逐漸增多。為了給企業提供更高效、更便捷的糾紛解決途徑,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萍鄉經開區積極探索實體化運作調解組織、集約化整合調解力量、規范化引導行業發展的商事糾紛調解機制。截至目前,萍鄉市創新發展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各類糾紛案件3622起,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3億余元。
實體化運作調解組織,讓糾紛解決有了“主心骨”。萍鄉經開區依托萍鄉市創新發展商會,設立人民調解室、巡回法庭以及商會“物業法庭”等,配備先進的信息化設備,打造了一個功能齊全、便捷高效的調解平臺。該平臺不僅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調解指引,還協助當事人使用智能化設備,查詢聯系調解員,真正做到辦公有場所、調解有場地,將服務端口前移,暢通會員企業訴求反映渠道。
集約化整合調解力量,形成糾紛化解“大合力”。萍鄉經開區充分發揮商會貼近企業的優勢,邀請商會企業成員加入調解員隊伍,匯聚專職調解員、律師、法官、職能部門專業人員以及有影響力的企業負責人,形成一支超百人的調解隊伍。這些調解員來自不同領域,調解范圍廣泛,涵蓋經濟合同、勞動爭議、房屋租賃、建筑工程等各類糾紛,確保各類矛盾糾紛在商會和企業內部得到有效化解。同時,該經開區還打破部門和行業壁壘,整合司法、檢察院、法院、工商聯等多方資源,建立了“多位一體”的調解聯動機制,構建“法官指導+行業調解+司法確認”模式,通過線下加線上指導及巡回審判方式參與糾紛化解,促進商會調解機制與訴訟程序有機銜接,形成“中心吹哨、部門報到”的一體化調解體系,極大地提升了調解的專業性和權威性。
規范化引導行業發展,為調解工作提供“硬保障”。萍鄉經開區制定了詳細的商事糾紛調解工作流程和規范,對糾紛受理、調解程序、調解協議的簽訂與履行等環節均有明確的標準與要求,并且定期組織調解員培訓,邀請法律專家、資深調解員授課,提高調解隊伍的整體素質。同時,該經開區開啟“法院+商會”精準高效化解涉企糾紛綠色通道。轄區內法院立案庭接到商事糾紛立案申請后,第一時間分析研判,對于雙方均有調解意愿的案件,通過企業涉訴服務平臺推送給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,商會充分發揮紐帶作用,促成調解協議;對于無法調解的糾紛,則直接進入訴訟程序,實現行業調解與法院訴訟的無縫對接。